中國四大盆地分別是什么

高中知識
2023/4/12
我國幅員遼闊,盆地數量很多,在這些盆地中又以中國四大盆地最為有名。那么中國四大盆地是哪四個呢?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中國四大盆地
一、塔里木盆地,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
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,位于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。南北最寬處520千米,東西最長處1400千米。海拔高度在800-1300米之間,地勢西高東低。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。
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,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。地塊基底為古老結晶巖,基底上有厚約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積覆蓋層,上有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層,第四紀沉積物的面積很大。
盆地呈不規則菱形,四周為高山圍繞。盆地地勢西高東低,微向北傾。舊羅布泊湖面高程780米,盆地最低點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緣,水向東流。
塔里木盆地屬于暖溫帶氣候,太陽年總輻射量達575~627千焦耳/平方厘米。年日照時數北部約3 000小時,南部不到3 000小時,多風沙和浮塵天氣。年均溫9~11℃,南部略高于北部。
二、四川盆地,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
四川盆地位于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,西側為準噶爾西部山地,東至北塔山麓。南北寬450千米,東西長700千米,面積達26萬平方千米,沙漠占30%。
四川盆地是中國著名紅層盆地。地表巖石主要為紫紅色砂巖和頁巖,這兩種巖石極易風化發育成紫色土,紫色土含有豐富的鈣、磷、鉀等營養元素,是中國最肥沃的自然土壤。盆地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,氣溫東高西低,南高北低,盆底高而邊緣低,等溫線分布呈現同心圓狀。夏季平均溫度在24~28℃之間,極端高溫36~42℃;冬季平均溫度4~8℃之間,極端低溫-8℃~-2℃。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~1300毫米,但冬干、春旱、夏澇、秋綿雨,年內分配不均,70~75%的雨量集中于夏季(6~10月)。四川盆地內還蘊藏豐富的煤、石油、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以及鹽、磷灰石、硫磺等礦產,其中天然氣、芒硝為中國之冠,并有中國重要的鍶礦。邊緣山地是四川多種經濟林木和用材林基地,盆地底部耕地連片,是中國最大的水稻、油菜籽產區。
三、準噶爾盆地,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
位于新疆境內,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之間的準噶爾盆地東西長約1120公里,南北最寬處為800千米,總面積38萬平方公里,海拔500-1000米。該盆地平面形態南寬北窄,有點兒類似于三角形。面積約為13萬平方公里。據有關資料分析,準噶爾盆地下部為前寒武紀結晶基底,上部為晚海西期的褶皺基底,是極具特點的雙基層底結構。
準噶爾盆地屬中溫帶氣候。太陽年總輻射量約565千焦耳/平方厘米:年日照時數北部約3 000小時,南部約2 850小時。盆地北部、西部年均溫3~5℃,南部5~7.5℃。盆地東部為寒潮通道,冬季為中國同緯度最冷之地,富蘊1月均溫為-28.7℃。10℃以上活動積溫3 000~3 500℃,持續150~170天,無霜期除東北部為l00~135天外,大多達150~170天。年均溫日較差12~14℃。盆地主要自然災害有凍害和大風。
四、青海柴達木盆地,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
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柴達木盆地底部海拔在2700-3000米左右。著名的昆侖山,祁連山等山脈分布于該盆地周圍。甚至連格爾木機場起降飛機的跑道也建在此處。柴達木盆地內部蘊藏鹽天然堿等物質,食鹽多達六百多億噸。該盆地資源豐富,鉛、鋅、鉻、錳等金屬及煤炭、石油、石棉等很多,除此之外,東部與東南部河湖沖積平原,宜農地面積大,農業產量高,畜牧業也極為發達,素有聚寶盆之美譽。
柴達木盆地屬高原大陸性氣候,以干旱為主要特點。年降水量自東南部的200毫米遞減到西北部的15毫米,年均相對濕度為30-40%,最小可低于5%。盆地年均溫均在5℃以下,氣溫變化劇烈,絕對年溫差可達60℃以上,日溫差也常在30℃左右,夏季夜間可降至0℃以下。風力強盛,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可達25-75天,西部甚至可出現40米/秒的強風,風力蝕積強烈。
盆地形成的原因
盆地多數是由于斷層陷落所致。即一組或幾組斷層形成后,斷層之間的地塊下沉,而斷層周邊的地塊相對上升,這樣就形成了中間相對較低,而四周相對較高的盆地地形,如塔里木盆地、四川盆地等。
盆地是地球表面(巖石圈表面)相對長時期沉降的區域,因整個地形外觀與盆子相似而得名。換言之,盆地是基底表面相對于海平面長期洼陷或坳陷(depression)并接受沉積物沉積充填的地區。
沉積盆地既可以接受物源區搬運來的沉積物,也可充填相對近源的火山噴出物質,當然也接受原地化學、生物及機械作用形成的盆內沉積物。因此,沉積盆地既可是大洋深海、大陸架,也可以是海岸、山前、山間地帶。